隨著碳酸鈣粒子的專用化和納米化,其本身也存在著兩個缺陷:一是CaCO3粒子粒徑越小,表面上的原子數越多,則表面能越高,吸附作用越強,根據能量最小原理,各個粒子間要相互團聚,無法在聚合物基體中很好的分散;二是CaCO3作為一種無機填料,粒子表面親水疏油,與聚合物界面結合力較弱,受外力沖擊時,易造成界面缺陷,導致材料性能下降。因此,為了充分發揮納米碳酸鈣的納米效應提高其在復合材料中的分散性,增強與有機體的親和力,改進納米碳酸鈣填充復合材料的性能,必須采用有效的改性工藝及表面改性方法對其表面改性,進而擴拓寬其應用領域。改性劑一方面可以定向吸附在納米碳酸鈣表面,使其表面具有電荷特性,物理與化學吸附共存,形成的吸附層較穩定。由于同種電荷的排斥性,納米碳酸鈣不易聚合,從而提高其潤濕性、分散性和穩定性,可以創造顆粒間的互相排斥作用,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。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納米碳酸鈣與有機體的界面相容性及親和性,從而提高其與橡膠或塑料等復合材料的物理性能。目前改性劑根據其結構與特性可以分為表面活性劑、偶聯劑、聚合物和無機物。
本信息來自建業碳酸鈣網:http://www.healthycookinghub.com/
碳酸鈣相關文章推薦:碳酸鈣干燥工藝對對產品質量的影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