紡綞形和玫瑰形碳酸鈣一般用于造紙、橡膠、塑料、涂料等工業中,尤其用在高檔卷煙紙中,可以提高卷煙紙的燃燒性能,透氣性能等。
碳化法生產紡錘形的碳酸鈣非常普遍。主要的晶型控制劑為H2O2和螯合劑。傳統碳化法只能制得1μm~3μm的紡錘形碳酸鈣。日本白石工業株式會社采用在碳化前將Ca(OH)2懸濁液進行濕式磨碎后再進行碳化即可制得粒徑為0.1μm~1.0μm的紡錘形碳酸鈣。如果在碳化前控制漿料溫度在30~40℃,不添加任何晶型控制劑;如果加入適當的分散劑碳化就可以制得的玫瑰形碳酸鈣。有報道說,使用Ba或Sr的化合物作晶型控制劑也可以制得0.1μm~1.0μm的紡錘形碳酸鈣。
3.3 鏈狀
鏈狀超細碳酸鈣是由幾個到幾十個微細碳酸鈣晶粒相互連接而成,具有鏈狀結構。隨著合成條件不同,會具有不同的粒徑和長徑比。鏈狀納米碳酸鈣具有兩個特點:一是天然的克服團聚的優勢,由于鏈狀結構碳酸鈣生成過程中一次微粒連接而成長鏈,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單個粒子在應用過程中的團聚現象,相對于普通納米碳酸鈣而言在橡膠、塑料、紙張及涂料等基體中使用時具有更好的分散性。二是斷裂點具有活性,能夠與基體更好的結合。尤其在橡膠中應用時,由于混煉過程的機械攪拌、研磨等作用,鏈狀納米碳酸鈣中的一些連接點會斷裂,這些斷裂點具有較高的活性,與橡膠基體之間具有更強的連接力,從而大大提高了橡膠的物理性能。鏈狀超細碳酸鈣對天然橡膠、合成橡膠有優良的補強作用。用作增強填料可部分取代炭黑或白炭黑,大大降低生產成本,而且鏈狀超細碳酸鈣用作涂料、造紙、塑料工業的添加劑,表現出優異的性能,有廣泛的應用前景。合成鏈狀碳酸鈣的報道很多,但一般方法都是在碳化過程中當Ca(OH)2懸濁液中途成粘稠的膠狀乳濁液時,加入晶形控制劑來控制晶核的成長。主要的晶形控制劑有鎂鹽、鉀鹽、多聚磷酸鈉、水溶性金屬鹽和螯合劑。
本信息來自建業碳酸鈣網:http://www.healthycookinghub.com/
碳酸鈣相關文章推薦:碳酸鈣的帶式干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