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形碳酸鈣主要應用于橡膠、造紙、油墨、塑料中,通常由鈣鹽與碳酸鹽在濃堿性溶液中,經低溫反應制得。主要的晶形控制劑為鎂鹽、鉀鹽和多聚磷酸鈉。利用碳化法制備球形碳酸鈣的方法有:在低于40℃的溫度下,向Ca(OH)2懸浮液中按每摩爾加入≥0.8mol的H2O2,再用含CO2的氣體進行碳化反應,可以制得球形方解石碳酸鈣粒子;對含乙醇胺的石灰乳液用CO2碳化,可制得粒子尺寸分布均勻的球形碳酸鈣。
用硅酸鈉為晶形控制添加劑,通過石灰乳碳化工藝可以制備顆粒尺寸為40~50nm的球形CaCO3粉體。添加劑硅酸鈉的最佳用量為0.7%~1.5%。有美國專利報道,分四階段碳化制備球形碳酸鈣。第一階段采用大氣液比碳化。第二階段當碳化率到4%~6%時加入一種可溶性的磷酸化合物,使用較小的氣量進行碳化。第三階段,當碳化率達到15%左右式,加入稀釋水接著進行大氣量碳化。第四階段接著加入一部分含有磷酸化合物的Ca(OH)2漿料,繼續碳化直至終點,可以得到球形碳酸鈣。
本信息來自建業碳酸鈣網:http://www.healthycookinghub.com/
碳酸鈣相關文章推薦:無機電解質分散劑在納米碳酸鈣表面吸附